田忌赛马教案

时间:2024-06-04 19:11:09
田忌赛马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田忌赛马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田忌赛马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田忌赛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懂得怎样理清课文的条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重点难点:

从两次比赛中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法:

质疑讨论

学法:

自读自悟 合作讨论 表演

教具:

头饰等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质疑。

1、一个小小的游戏,一次精彩的比赛,往往都会给人深深的启迪。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去看看齐国贵族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赛马,看看从这次比赛中,我们又能受到怎样的启迪?

2、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田忌为什么赛马?跟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交流。

3、你现在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田忌第一次为什么会输?而第二次又为什么会赢?)

(三)理清课文条理,学习二次赛马的经过。

1、过渡:大家想要了解的问题也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去看看他们是如何比赛的?

2、首先请同学们找出两次赛马分别在课文的哪几小节?

3、下面请同学们自读二次赛马的部分,按课文内容边说边用你们准备的小马摆一摆,说说比赛的经过,并联系上下文思考两个问题。

4、学生自读,边说边演示。

5、交流。

(1)第一次赛马。

a.请一生上台摆演并解说第一次比赛的经过。

b.教师板书(上--上,中--中,下--下,0:3败,齐威王赢了)。

c.齐威王为什么会赢?

出示卡片

理解并朗读这句话。

d.田忌输了,他的心情怎样?

e.小结:短短的四句话,既交待了如何比赛,又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还写出了当时人物的表现。

(2)第二次赛马。

a.请学生上台摆(两名),并请一名学生解说。教师板书。

b.师: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找答案。

C.学生自读后回答。出示

(1) 分析理解这句话。

(2) 快不了多少是怎么知道的?(孙膑观察到的)板书:观察

(3) 除了观察到马,还观察到了什么?

(他不仅观察到了马,而且观察到了人,齐威王的个性不但不可能高换出场顺序,也不可能想到别的对策。)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孙膑想出这个办法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一是他仔细观察发现齐威王的虽然强,但快不了多少!二是认真思考了能够取胜的科学方法。另稳步,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观察了齐威王的为人个性,所以(出示)

师:方法看似简单,田忌却想不到,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足智多谋)

(3)理解三句话的联系。

我们刚才了解了田忌与齐二次赛马的经过,并知道了胜负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用一组关联词来说说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3-12小节。

师:佩服孙膑吗?同时老师还十分佩服这篇文章的作者,他用精炼的文笔描写了两次比赛的过程,又精彩的对话再现了孙膑献计时田、齐、孙三个人不同的神态、心理、看3--12小节,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既适合于表演,又适合于朗读,你们想怎么学?

1、朗读表演都应该把握人物的心态,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第一次比赛后,三个人各是什么样的神态?用文中的词概括。

出示:(田忌:垂头丧气;齐威王:得意洋洋;孙膑:胸有成竹。)

2、请大家在把握好人物习态的基础上,练习朗读或表演,可以自由组合。

3、学生上台读或演,学生评价。

4、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你们从得意洋洋的齐威王身上是否找到了齐威王失败的原因。

(五)总结。

1、 同学们,演出是需要努力的,不仅要熟悉剧本,更要用心去体验,大家今天就练到这里,回去后大家可以把它排练面课本剧,在班队课上表演。

从两千年前的这次比赛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如果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有所警觉,是否还会出现其它的比赛结果呢?请同学们回去试着摆一摆,画一画。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机。多媒体课件。纸马。

课 型 : 阅读探究课。

第一课时安排: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两次赛马的经过。

2、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部分学生有更多启发)

3、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能积累一些词语。

第二课时安排: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本文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3、“动脑筋”故事交流会。

[课前激趣]玩纸牌

出示两组牌,红心10、8 、4,草花9、7、3。上来的同学当然挑红心。同学先出结果老师总以2比1获胜。由此得出"在战争中,在比赛中,有时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关键看弱的一方能否掌握主动权。

一、引入、揭示目标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生字“忌”上面是自己的“己”。

齐读课题。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2、揭示学习目标(出示,指名读)

①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②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此处隐藏4684个字……小组分角色读

注意:疑惑、摇摇头、没信心、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讥讽、轻蔑、等词语,让学生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指小组读。

4、师评价。

5、齐读。

6、同学伞文章读得都非常的有感情,那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只有孙膑能想出来而田忌想不出来呢?而齐威王也没有料到呢?

7、生思考,小组交流。

8、全班交流。

孙膑善于观察(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但又快不了多少)善于动脑分析(根据这一情况想出了调换马出场顺序的好办法)

田忌只是一味的苦恼而没有动脑筋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可以取胜。

齐威王胜了第一场之后太骄傲了。

9、师总:孙膑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是因为他平时善于是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的结果。

师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四、总结:

1、通过学习课文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遇到困难不灰心骄兵必败(凡是说得有道理都给予肯定)

2、评价历史人物;

文中出现了三个历史人物:孙膑、田忌、齐威王。谁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评价一下其中的一个人。

(孙膑:足智多谋、沉着冷静……

田忌:坚持不懈、不灰心……

齐威王:骄傲自大、得意洋洋……)

五、总结、布置课外作业:

孙膑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遇到事情沉着冷静,多观察,多思考品质,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课下我们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班队课我们来一个成语故事会。

板书设计: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田忌赛马教案 篇5

这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同学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这节课分四个局部进行了教学。

一、同学质疑,理清思路。

首先引导同学围绕田忌赛马这一课题质疑,提出自身想弄清的问题,教师经过归纳整理,引出同学的学习目标,告诉同学这就是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让同学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二、自主学习,明理育心

这一局部的教学主要分成四个步骤:

1、同学观看录像,养成仔细观看的习惯,教师通过让同学揣度田忌失败的心情,谈自身的看法,明白怎样正确对待失败。

2、同学细读人物对话,了解人物性格,教师引导同学互相讨论“应该怎样对待胜利”这一问题。

3、同学自身动手摆马,考虑取胜的方法,教师再演示孙膑的做法,提高同学的积极性。

4、同学讨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方法而田忌却不能”这一问题,明白“做事要注意方法,讲究战略”这一道理。

以上几步,同学通过自主学习,既明白了道理,又受到了良好的心理熏陶,在有效地进行了学科心理教育,从而体现“协同教学”的基本思想。

三、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通过“摘李子”这一游戏,训练同学笼统思维的能力,让同学进一步懂得课文所包括的道理。

四、改写故事,培养思维

齐威王必需调换出场顺序,才干赢田忌,可怎么调方法不止一种,让同学想方法,大大培养了发明思维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教学中充沛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同学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自主学习、讨论、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田忌赛马教案 篇6

一、预习检查,理解内容

1、揭题板书(可课件出示)。指导书写“忌”字。

2、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孙膑、田忌、齐威王;赛了几次?怎样赛的?结果怎样?……)(板书)

3、同样的马,两次的比赛结果却截然相反。你有什么疑问吗?

(第一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了?第二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

4、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做的马,演示两次比赛的经过,说出失败或胜利的原因。)

5、指名演示,填充图表,指导理解两句话。

(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6、假设:(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

(2)如果要进行第三次比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这样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上;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黑板连线)

7、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以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二、角色朗读,升华认识

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尤其是田忌、齐威王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语气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

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

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启发说出理由)

田忌赛马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

2、学会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哇”,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

3、能读懂有关词语的意思。

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楚国的尊严。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简介人物和时代背景。

二、课内自学

1、要求: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主要写了什么事?

自学生字词。

三、按自学要求依次检查自学效果。

1、主要写了什么事?

2、多音字正音:大

3、字形、笔顺:敝、臣、尊

四、指名分段读课文

五、学习1—3小节

1、议议读读,深入理解。

(1)晏子刚到楚国,楚王用什么办法侮辱晏子?

(让学生找到有关课文回答: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想让晏子从这个洞庭湖里钻进去,以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2)晏子是怎样对待的?结果怎样?

(3)为什么晏子说了这番话后,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晏子用的是什么方法?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作业本

《田忌赛马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