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识字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识字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识字教案 篇1一、教材简说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它言简意赅,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从小了解、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以后的说话、作文,将大有裨益。“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三、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学习难点:自己想办法了解成语意思。
四、教学准备:
教师要多查找一些资料,多准备一些成语的典故。学生自读课文,自己想办法了解成语的意思。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目标: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单介绍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正确朗读
1、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查书中“树叶”上的拼音。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展示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讲故事,读词识字
1、老师讲故事,读第一组成语并识字。
(1)、讲《骆驼和羊》的故事(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让学生找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成语。
(2)、出示成语,自由认读。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3)、学习生字“寸、益、彰”,问:谁有办法记住它们?(4)、读了这四个成语你懂得了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二、三节
(1)、自由读
(2)、小小组交流讨论(互相读,讲自己知道的故事,说说读懂了哪个成语。)
(3)、全班交流。
四、整体朗读感悟
1、各种形式读(分组读,小组赛读等)
2、说说最喜欢的成语,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哪个成语?
五、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复习本课要认生字,开火车,做《随堂练习》37页第三题。
2、拓展:
(1)、准备一些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听。
(2)、收集成语,进行一次成语接龙比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会写8个字,培养收集成语的兴趣。
一、复习巩固
1、复习字卡
2、齐读课文。
3、游戏:猜成语。(由学生表演或画图,让其余学生猜相应的成语。)
4、熟记成语。
二、生字教学
1、想:这8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六个左右结构,寸是独体字,落是上下结构。)
2、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寸”:横要写长一些;“落”:不要写成三点水旁的字;“补”:左边不要写成示字旁;“拔”:右边不要写成发;“助、功”是力字旁,左半部分最后一笔是提。)
3、看:看老师写。
4、写:自己描红、临写。
三、巩固练习与拓展:
1、完成《随堂练习》1、2、4、5。2、在班级中开展“故事大王”评比活动,积极参加成语故事比赛。
课后反思
识字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探索的基础上掌握“水、火”两个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形,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够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画:横折勾、竖勾、横撇、横、竖、点、撇、捺、横折弯钩、竖弯钩、横折。
2、复习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日、月。
二、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水”:
1、学生观察图,出示01(网络下载),学生通过图画形象的感知水,从而把单个的生字与生活联系起来。
2、观察“水”的变化,学生了解象形字“水”的变化过程,观察字和图之间的共同之处。
3、你能够用“水”组词或说一句话吗?学生组词,说句子,理解“水”的意思。
4、观察生字,你认为应该怎样写?
(1)认识新笔画:横撇 、竖钩。
(2)学生观察生字,然后指生说一说。
(3)注意:笔顺,应该先写中间后写两边。
5、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学生书写时,教师巡视、指导。
(二)学生自己学习“火”:
1、方法同“火”。
2、注意:写“点”和“小撇”是要给中间的两笔留出空当。
提示:水资源在世界上是非常缺乏的,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火是很无情的,我们应该注意用火,小朋友们更应该不要玩火。
识字教案 篇3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中队要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大家高兴吗?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同学们,你们看:(以动画形式出现少先队员举旗、吹号、春游的活动场面,最后定格在韵文的第四小节)“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少先队员们是多么地高兴啊!你们能把这个小节读好吗?
(巧妙地用变序法处理教材,以韵文最后一节为突破口,精心创设以春游为主线的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师:除了生字,其它的字都摘下了拼音帽子,你还会读吗?(小伙伴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3.师:就让我们在欢笑和歌声中快快上车吧!(汽车驶来)上车前,得先买“车票”(卡片“铜号”、“红领巾”、“铜”、“号”、“领”)。每张车票上都有一个字或一个词,读对了,这张车票就送给你。
二、导游学文
1.(播放“海边、乡村、公园” ……此处隐藏1214个字……集哪些昆虫呢?”(随机出示词语:螳螂蚂蚁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1)让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引导质疑:“在大自然中采集昆虫,首先要学会观察和寻找,课文中哪些昆虫自己从未见过?”(学生质疑、解疑。)同座讨论,在图中哪些地方能找到这些昆虫。(课前将昆虫模型贴在图中相应位置上)
(3)指名“采集昆虫”。(要求学生将“采集”到的“昆虫”摆在黑板上相应的词语下面。去拼音认读词语。
(4)拓展延伸。电脑出示昆虫图片,让学生说说昆虫的名字,听听蟋蟀的叫声,看看蜻蜓捕捉害虫的样子。(出示标本)谈话:这是小朋友们采集的昆虫做成的标本。这些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供人们欣赏和研究。让学生说出6种昆虫中,谁是“除害能手”?(小结:像蜻蜓、螳螂这样的益虫,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到课外书中查阅有关资料,并向身边的人发出倡议,不要伤害益虫。)
[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践的活动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认识事物合起来,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既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又适时给予指导,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
3、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哪些地方采集到昆虫?(随机出示词语:田野 树林花丛)请会读的小朋友起立读。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总结全文
1、让学生自己试读词串。
2、指名读。
3、教师引读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干了哪些事?(指导读:观察 采集昆虫)。我们去了哪些地方?(指导读:田野 树林 花丛)。我们观察、采集了哪些昆虫标本?(指导读:螳螂 蚂蚁 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4、让学生打开语文书,配乐朗读词串。
5、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拼音读准了字音,借助图画
理解了词义,相信小朋友能想出许多好办法记住字形。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出示文中4个生字,学生借助笔顺表书空笔顺。
2、让学生自主记字形(选自己认为最容易记的字交流记字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生字。如“牛”①数笔画记忆;师示范写“牛”②联系事物记忆,板书象形字;③熟字“二”或“十”加笔画记忆)。
3、指导学生描红“牛”,“田。
识字教案 篇5【情况分析】
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幼儿通常都会注意到生字中出现与学过的字中偏旁相同或样儿类似的字,有时还会混淆,这无疑对识字教学产生了小小的阻碍,但同时也是一个启发,为何不利用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和汉字特有的结构反过来帮助孩子认识汉字呢,例如:有些偏旁相同的汉字本身就有一定的联系,“桃、树、橘、林”这些字都以“木”为偏旁,而且都与“木”有关。在教孩子认识字的同时,又让孩子区分了这些字,也培养了孩子对识字的兴趣。
【活动内容】
识字活动——与木有关的字。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及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2、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木”字作偏旁的字一般都与树木有关,初步认识汉字的结构特点。
3、培养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幼儿思维反应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柳树、桃树、松树、枫树等的图片若干;“柳树、桃树、松树、枫树”的大字卡一套;自制(柳树、桃树、松树、枫树)多媒体图片;森林、桌椅、李、橘的大字卡一套,一个很大的木字;自制小珍珠若干;自制儿歌大挂图一幅。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理解了一些木字旁的字。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多媒体图片,让幼儿逐一说一说上面的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看几棵树,然后说一说它们都是些什么树?(柳树、桃树、枫树、松树)
二、猜谜语,学字宝宝。
1、师:小朋友们都能很快的说出这些树的名称,那是因为每棵树都有不同的样子,接下来,老师要给小朋友们猜谜语,谜底就是这些树中的一种,看看谁先猜出来。
谜语:
什么树爱梳麻花辨儿(柳树)
什么树爱挂亮宝石(桃树)
什么树爱摇小红旗(枫树)
什么树爱举小宝塔(松树)
幼儿猜对后将原来掩着的谜底翻过来,带领幼儿朗读。
2、分组读:“伸长脖子”朗读游戏。
教师拿着字宝宝带领幼儿熟悉,每到一组幼儿面前,故意将字宝宝离幼儿一段距离,要求幼儿不能离开座位可以伸展身体地读,在读的过程中转换声音的大小来吸引幼儿朗读的兴趣。
三、找到字宝宝的共同的地方,引出它们是一些与“木”字有关的字宝宝。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一看,这些字宝宝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提示:这些字宝宝里藏着一个相同的字)引出“木字”,教师手拿木字让其从黑板后缓缓而出。
教师总结:中国的汉字可真有趣,今天咱们学的字都以“木”字为偏旁,而且这些字都和“木”字有关。
4、请幼儿在花瓣桌上找一找,找出已经学过的和木字有关的字,并读出来。
三、识字游戏。
1、游戏:连线。请幼儿把字宝宝和相应的图片用线连起来。
2、游戏:捞珍珠。请幼儿站在椅子上扮演潜水员下海捞珍珠,打捞珍珠前先把字宝宝读对了,然后“潜水”捞珍珠。儿歌:我是小小潜水员,勇敢的潜水员,不怕风,不怕浪,来把珍珠捡。
3、游戏:开火车。边念儿歌:我们的火车快快开,不要你把车票买,只要你把字宝宝读出来。读对的幼儿就请他上车。
识字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认认、读读,培养幼儿正确的解音能力,学会正确的发音。
2、复习字“迪西”,学习新字“丁”、“波”、“拉”。
3、初步培养幼儿对汉字认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天线宝宝胸卡若干;大字卡一套;小字卡若干;天线宝宝玩具。
活动过程:
1、打电话引出课题。
师:今天,天线宝宝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一起看看谁来了?
2、 看认认读读
㈠、放幻灯片1,问:“谁来了?”(幼儿回答)
㈡、放幻灯片2,一起认读汉字“迪西”。
㈢、依次认读汉字“丁丁”、“小波”、“拉拉”。
3、游戏“捉迷藏”
你们知道天线宝宝想和我们做什么游戏吗?(捉迷藏)天线宝宝藏在字宝宝后面,小朋友念对了,天线宝宝就会出来了。
出示字卡,幼儿集体认读,念对了,出示相应的天线宝宝。
4、游戏“找朋友”
①、请小朋友从椅子底下拿出天线宝宝的胸卡,先看看是谁。然后听好老师的口令,老师说:“丁丁”,如果你的胸卡是丁丁就站起来,看谁站得快。
②、让幼儿看字卡玩“看谁站得快。”
③、帮天线宝宝找到相应的字宝宝,把它贴在字宝宝的下面。
④、大家一起看看有谁找错了。
5、看碟片与天线宝宝一起跳舞。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