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本部分设计初衷: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就能空口数到100甚至100以上,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的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并培养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有花生、蚕豆、本子、瓜子、糖、正方形学具、三角形学具、扑克牌,识字卡片、小棒、圆片等多种物品)。选取这么多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的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数数能力得到提升。
片断一:
师:刚才同学们数数已经数到了100多,可真有本事!现在你们的桌上都有一些物品,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商量,每人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物品。
学生们经过一番商量,各自选择了一种学具。
师:请你仔细地数出10个来,看看是多大一堆?
师:再接着数出10个来,合在一起看一看20个是多大一堆?
(学生们的感受各不相同,数瓜子的学生觉得20个只有很小一堆,数本子的学生觉得20本有很厚一摞)。
师:请你轻轻地把学具都倒在桌上,先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再仔细地数出100个来,注意:数之前,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数?数完后,把你数的方法告诉大家。开始!
学生们兴致很高,纷纷开始数数。
师:数完的同学请举起手,告诉大家你数的是什么?是怎样数的?
生:我数的是五角星,我是一颗一颗的数的,每数5颗就摆成一排,一排一排对齐。
生:我数的是三角形,我是两个两个的数的,每数完10个就把它们合成一堆,数完10堆我就知道有100个了。
生:我数的是本子,我是5本5本的数的,我当过学习委员,平时收本子我都是这样看每组是不是收齐了5本作业的,两个5本我是交*放的,这是老师教我的,这样容易数出是几个5本,我数了20个5本就是100本。
生:我数的是扑克牌,我桌上一共有2副扑克牌。我知道1副扑克牌是54张,我是从55开始数的,数到60就把它们捆在一起,然后每数到10张就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很快就数完了100张。
师:你真聪明,怪不得你这么快就数好了!
生:我数的是瓜子,瓜子很小,我是一颗一颗仔细数的,我拨一颗就数一颗。
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好办法,真棒!现在请小组内交换数的物品,检查一下每人都数对了没有,看看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学生们兴致更高了,开始检查别的同学数的物品,而且数的更仔细)。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扑克牌,2副牌一共有108张,我只用看一看她剩下的是不是8张就行了。
师:你太了不起了!表扬你!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葵瓜子,他原来是10颗10颗放成1堆的,但是他不仔细,有两堆放的是11颗,我觉得数的时候要1颗1颗很仔细地数才行。
生:我检查的是××同学数的本子,我觉得他的方法很好,数的又快又好。
师:同学们都变得更仔细了,老师很高兴。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人做什么事时是象你这样数数的?
生:我奶奶买鸡蛋时是2个2个的数的
生:我妈妈在银行上班,她数钱时是5张5张的数的。
师:你们真会观察!希望同学们都能用好办法解决数数的问题。
教学反思:我在第一个班教学这个内容时,由于是公开课,担心学生数错,所以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每样物品都是100个,可是他们大多数数出的结果却不是100,当时担心时间不够用,只是教育学生要仔细的数数就草草的结束了这部分的教学。在听课领导的指导下,我在这一次教学时做了修改,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数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为学生们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或学具,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他们,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我还增设了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落到实处。学生在多次的数数活动中能够想出这么多的数数策略是我意想不到的,这使我更坚信他们是无比聪明的。尤其是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更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数学终究是要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的,所以在活动后我设计了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人做什么事时是象你这样数数的?”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自己找出的这些数数策略。新的课程标准在“学数学、用数学”上花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教材的编写,在很多的插图中都渗透了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理念,教材中的插图给我提供了很多灵感,通过这些实际的、多层次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数数能力和数数品质,也使学生体会到了交流的必要性,自主参与意识得到了锻炼。
本部分设计初衷: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摆出35,使学生在摆的基础上明确35的组成,知道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由于学生对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所以我觉得应放手让他们自己找出来,针对不同的学具我给他们提供了塑料杯和橡皮筋两种用具(旨在让他们每10个装成一杯或扎成一捆),并且准备的是4个杯子或4根橡皮筋,目的是让他们在选择这两种用具时有更宽松的思维空间,当然也有矛盾和问题出现,这也正是我所想要的效果,只有出现矛盾和问题,才会刺激学生们去争论和实验,在操作中能力和策略才会得到发展和提升。
片断二:
师:请你从学具中很快从数出35来,并想一想怎样摆可以让大家很容易看出是35个?(你可以用桌上的塑料杯、橡皮筋来帮忙)
生开始操作,然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想法。
生A:我数的是圆片,我用了4个塑料杯来装,前3个杯子每个杯子装10个,最后一个杯子装了5个。
生B:我数的是35张扑克牌,每10张我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最后5张我把它们一张张摊开,这样就看清楚是35张了。
师:你为什么要把最后5张一张张摊开呢?把它们摞在一起不行吗?
生B: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5张了。
师:你考虑问题真周到!××同学(指生A),你也想出了好办法,但你发现了自己的方法还有什么缺点了吗?
生A:最后5颗放在塑料杯里不容易看清楚,应把它们倒出来,一颗一颗的分开。
生C:我有更好的方法,我数的是瓜子,我用35颗瓜子摆成了“35”的形状,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了。
(学生们 ……此处隐藏5387个字……/p>
在让学生根据二十、三十、四十、七十,找一找有什么规律时,有的学生很茫然,有的学生找出的规律是按照顺序排列什么的,不是我所想要的规律,这说明,他们对于我想让他们体验的规律,他们没有体验够,或者我问问题的方式不对,应该先指出,像二十,三十,四十,这些数,是整十数,请你说说,还有没有别的整十数了,比如八十,你知道八十是怎么来的吗?
另外,本节课还需要让学生学会数数,但是课堂上对于孩子们这方面的锻炼比较少,学生说的机会比较少,对于数的感受,数的顺序的感受不够,这从之后的练习中,可以看出来。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9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
和比较大小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知识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数出
100以内数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同时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会计算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以及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
法学生掌握比较好,尤其是数数,大部分学生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
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
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大多数学生喜欢用圈十法做题。在比较大小方面,
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的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
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不足之处:在数的读写上,个别学生分不清读数和写数的书写。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具体的情景中用“多
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0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识。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教学中创设了小朋友到南极做客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态度中学习新课。
2、关注学生亲历探究、思维展现的学习过程,尽显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学习。本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亲自数一数企鹅、海豹、海鸥的只数,让学生亲历数100以内数的过程,又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在操作中感知,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发展了学生数感。
3、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整个课堂教学我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但教完后,我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摆小棒的过程中一下摆出100根是有难度的,假如先让学生摆出10根小棒,然后问学生你是怎样摆出来的?当学生说出一根一根摆出来的进行板书:10个一是十,然后逐个摆出30、50、60.......一直到100。
在学生用一根一根数到十根捆成一捆,捆成10捆的时候,我应该从三个层次进行引导学生去读数,首先数1捆、2捆…….10捆,然后再数一个十,两个十、三个十、四个十……十个十,最后再数10、20、30、40……100。这样再顺理成章的引导学生去总结10个十是一百的教学,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1学生在接受学前教育时,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本节的课教学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20以内数的认识和已有基础上的,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看似了解,却概念模糊,教学设计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观察、估计、比较,逐步建立数感。
数100这一环节以学生操作学具为主。要求学具选择正好要数出100,还得让人一眼看出有100。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方便、快捷的方法把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并在操作中发现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这一知识点。通过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让学生经历数1到100的过程,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逐步突破本课的难点──数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2在教学设计时,我先复习20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即:先摆出11根小棒数,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11。再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摆出20根小棒,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边拨珠边叙述:2在学习新课是,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没有了死记硬背,而且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兴趣.教学时我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在例3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先拨珠再写数,或直接看图写数。体会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通过摆小棒边摆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10个十,“10个十是100,在计数器上还可以怎样表示?”请他们表示100,他们想出一个新的数位——百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虽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这里需要进一步的让学生去说,拨出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但是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到位。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
在这节课上,教学环节之间需要进一步联系密切,过度要自然,并且每一个知识点要充分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数位的顺序。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加深对不同数位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文档为doc格式